陈霈 撰稿 “孩子一向体弱多病,近来我变着花样给他做肉吃,以此增加其抵抗力,可吃了有几天了,孩子反而吃不消了;都说立秋要给孩子增加营养,民间也有贴‘秋膘’的说法,可是这孩子怎么就越贴越瘦了呢?” 大鹏妈妈苦恼的说。 空军总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王文革说:“最近几天,像大鹏这样前来就诊的患儿不在少数。很多家长认为“贴秋膘”就是在立秋前后给孩子多吃高蛋白、高营养的食物,结果造成孩子高蛋白摄入过多,反而增加了胃、肠负担,具体表现为大便干燥,容易着凉,中医解释为积食化热,俗称“寒包火。是不是“贴秋膘”就意味着多吃肉呢?这是很多人对“贴秋膘”的错误理解。过去吃得少的,现在并不见得缺。岂不知小暑、大暑节气刚过,气候还没进入秋季,且阴雨天、桑拿天等恶劣天气反复无常。人们经过了一个夏天,其胃、脾功能较弱,孩子更是如此。因此家长千万不要操之过急,等天气渐渐凉下来,再根据孩子体质上的个体差异给予营养。” 孩子的脾、肠不足本身就是其生理特点之一,并不需要对这部分孩子特别的“贴秋膘”。王文革说,家长应该注意让孩子饮食均衡。肉、蛋、奶、鱼、豆类等能给孩子补充足够的蛋白质,同时也要多吃蔬菜和水果;如果没有特殊需求,就不应该给孩子额外“贴秋膘”了。
|